
【 延伸浏覽 】
■ 更多新聞請看韓國中央日報
“我做翻譯並不是為了財富和信用。我是為了與人們分享我所愛的文學作品而開始做翻譯的。”
黛博拉·史姑娘(Deborah Smith)6月15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做翻譯不是為了財富和信用”翻譯
6月15日在首爾三成洞Coex進行的記者接待會上,28歲的英國人黛博拉·史密斯對將韓國小說家韓江的「素食者」翻譯成英語的配景如許說道。她受韓國文學翻譯院的約請,為加入在首爾國際圖書展期間(6月15日∼19日)進行的韓國文學世界化論壇而訪韓。
黛博拉·史女士在上月與韓江配合獲得布克國際文學奬(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時淚如雨下,但是日則有些分歧。她平靜地回覆各類發問翻譯黛博拉·史女士說“比起說,寫文章更舒服”,她在用智妙手機寫的感觸文中介紹稱,“周圍人都說取得布克國際文學奬是翻譯界整體的豪舉,特別很是高興。許多英國人正在讀韓江的小說,還有良多人最先關注韓國文學”。
發問主要集中在翻譯進程翻譯當有人問道“你若何降服韓國的汗青和文學非凡性”時,史姑娘舉出了燒酒和漫畫的例子。據悉,起先英國出書社的編纂人員默示小說的思路很是明白,但可能會下降讀者的興趣,於是提議將“燒酒”翻譯成“韓式伏特加”,將“漫畫”翻譯成日本式單詞“manga”翻譯但史姑娘介紹稱,“我覺得如許翻譯會讓讀者感覺燒酒和漫畫是模仿其她文化的派生物,透露表現反對,終究編輯人員改變了想法”翻譯接著,她還增補說道“跟著英國人逐步熟悉韓國文學作品,總有一天韓國的文化產物會像壽司或瑜伽那樣輕易被人理解”。
對於若何選擇翻譯作品的問題,史女士默示“我會被文體比力非凡並具獨創性的作品吸引,因為作品的情節、人物和後台固定,翻譯者無法參與”翻譯這是她對翻譯了三篇「漫筆小說家的書桌」等韓國人也不輕易讀的裴琇亞(音)的小說的說明。她還暗示,“我喜好有挑戰性的作品”。
她示意,“每個國度的文學世界都分歧、具有異質性,因此沒法說韓國文學具有出格的魅力。韓國文學中也像其他國度一樣有很多優異的作品翻譯只是相對來講不太為外界所知罷了”。
當有人問翻譯對取得諾貝爾文學奬有多重要時,她暗示“對諾貝爾奬的這類執著有些讓人手足無措。進修韓語需要很長時候。進修外語後就會想要浏覽阿誰國度的文學作品,然後就會逐步產生翻譯文學作品的念頭。這將成為強烈的念頭,然後加倍專心地學習說話”。
本文引用自: https://tw.news.yahoo.com/%E3%80%8C%E7%B4%A0%E9%A3%9F%E8%80%85%E3%80%8D%E7%BF%BB%E8%AD%AF%E4%BA%BA%E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公司02-2369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