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出版社開辦人張清吉師長教師日前謝世,享壽91歲翻譯半世紀以來,志文出書社「新潮文庫」引進5百多種西方名著,為台灣打開看見世界的窗口,餵養無數常識份子渴求新知的魂靈。
「長榮書店」最盛時,同時具有三家店面,補貨的那一天,許多窮學生就在店門口列隊搶購。這批窮學生包孕「專搶禁書」的李敖,和後來催生「新潮文庫」的林衡哲。
1927年誕生的張清吉,身世貧困,只受過日本時期的小學教育。志文出書社前主編曹永洋示意,張清吉8、九歲時,一名日本教員介紹很多西洋課外讀物給他,開啟他的浏覽樂趣。分開黉舍後,張清吉自修讀起講談社、岩波文庫的日文書翻譯
沒多久林衡哲赴美讀書,行前為張清吉籌劃了十多本書,並約請很多同學擔負翻譯,奠下「新潮」的基礎。他走後,張清吉扛起選書重擔。曹永洋默示,張清吉每一年必造訪日本書店,精心遴選他想引進台灣的書,被稱為「台灣的王雲五」、「出版界的唐吉軻德」翻譯只有國小學歷的他,在曹心中「比大學教授、博士還有學問」翻譯
林衡哲日前受訪時曾回想,那時他念台大醫學系三年級,看到文星雜誌裡有篇胡適的文章,大意是「與其在書院誤人後輩,不如翻譯一本世界名著」翻譯當時外文書不必購買版權便可翻譯出書,他建議張清吉重新編譯舊書,1967年6月,志文出書社「新潮文庫」降生。
張清吉當過漁夫,剛到台北時甚至以踩三輪車謀生。曹永洋表示,有客人坐車,張清吉便把小說往座位底下一塞;客人走了,他又從座位底下拿起書續讀。身旁收酒瓶、舊書報的小販,看到他那麼愛看書,鼓動他開舊書店。
「在台灣,30歲以上的念書人,書架必然有一本新潮文庫!」作家傅月庵默示,「新潮文庫」深深影響上一代的常識份子,如「史懷哲傳」讓很多年輕人走上大夫之路,作家張大春家裡便藏有3百多本「新潮文庫」。在思惟受禁錮的白色恐怖時期,新潮是知識分子唯一的精神糧食翻譯
遠流董事長王榮文示意,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文化界言論蒙受禁錮,思想閉塞。新潮文庫的創建時候正好在「自由中國」遭查禁、「文星雜誌」停刊、文星書店封閉以後,既接起傳遞思想的棒子,同樣成為國民教養的啟蒙冊本。


張清吉真的開起舊書店「長榮書店」。在阿誰動盪的年月,舊書堆裡「臥虎藏龍」,有日本人留下的日文舊書,也有第一代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學書籍。那也是個「舊書變黃金」的時代,買進時論斤算錢,賣出時賣一本賺一本翻譯
天母一條恬靜的巷子裡,「新潮文庫」四個大字在綠蔭中閃著幽微的光芒翻譯沒人想到,一手打造這500多本西方名著的「新潮文庫」創辦人張清吉,竟是一位只有國小學歷的三輪車夫翻譯
林衡哲曾為「文星書店」譯書,他手頭恰好有三本譯書,此中兩本就成了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的第一號和第二號作品─「羅素回憶錄」和「羅素傳」翻譯這兩本書叫好叫座,3個月狂銷6千本,知邏輯學者陳鼓應、殷海光甚至親來書店請安。
本文出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04228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公司02-23690932